Search


《許文昌:滬港通一波三折》

文/許文昌,資深財經評論員、《港股通...

  • Share this:


《許文昌:滬港通一波三折》

文/許文昌,資深財經評論員、《港股通鑑——50精選股與組合》策劃兼作者

滬港通開通前一度延遲,緣於技術細節和監管細則沒有出台,比如稅務方面的增值稅安排等。將滬港通的延遲歸因於佔領中環運動,只是一種不失體面的藉口。滬港通並非單純令香港受益,而是透過香港逐步開放中國內地的金融市場。

今年香港最令人關注的重大財經事件,必然包括由學生組織學聯、學民思潮結合「佔領中環」所催生堵路式社會運動,延續超過一個月,規模和時間均屬香港未見,是次事件在引發市場憂慮香港經濟各層面所受影響的同時,也影響到所謂滬港通的上海和香港兩地股市的互聯互通機制試點落實的時間。坊間不少將滬港通延期與佔中事件掛鉤,事實上相信即使不涉及是次政治的「利空事件」,滬港通仍然會由於技術問題延期。

讓我們回顧事件的背景。滬港通的出現由內地知名財經報章《21世紀經濟報道》引爆,早於今年4月2日該報突然網上刊文,報稱香港交易所(港交所)與上海交易所(上交所)就網絡互通達成共識,上交所將會承接內地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的買賣盤,轉交港交所執行,而海外機構亦可透過港交所投資A股,意味內地投資者將可直接投資港股。不過最耐人尋味的是《21世紀經濟報道》在報道刊出約三小時後,隨即摘走相關報道。

其實,中港兩地互聯互通概念已經是市場久有共識的方向,港交所在2013年公佈的新三年計劃中已有提及,行政總裁李小加3月亦有提及期望年內做好相關準備。結果4月1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博鰲亞洲論壇開幕活動時,正式宣布積極建立香港和上海兩地股票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他指,擴大服務業包括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可以促進中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健康發展。

港交所當時馬上停牌,同時,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證監)在中午時分發出聯合公告,宣布原則批准開展中港建立滬港股票市場交易機制試點計劃,滬港通正式出爐,通過香港和上海的券商買賣在對方交易所上市、規定範圍內的股票。

其實今次滬港通特別是當中港股通部份,是2007年8月國家外匯管理局《開展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試點方案》,即俗稱「港股直通車」的翻版。

關於時間,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當時已經表示,兩地交易所有很多籌備工作要做,相信數月後才可落實。而證監會和中證監都說明雙方將就滬港通設立聯絡機制,協商協決試點過程中的問題,並指出完成相關交易結算規則和系統、獲得監管批准、所有必需的投資者教育工作準備就緒後,料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六個月準備時間。

  「深港交易通」已經開始籌備

故此市場一般以原定6個月的準備時間計算,相信滬港通在10月中旬可望最快出爐。兩地交易所都連同券商在密鑼緊鼓地進行系統測試和聯網演習,而廣東省6月發佈的《關於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意見》也明確提出探索建立「深港交易通」系統,通過聯網交易等方式加速兩地證券市場融合。可見其實滬港通之外,深港通很可能會是未來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不過滬港通至9月底都未有細節公布,結果佔中爆發,與中央財金部委有長期合作關係的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在10月上旬率先將滬港通推遲和政治理由掛鉤。任志剛聲稱,不排除其他部門會從政治角度出發。他表示,滬港通原意並非單純令香港受惠,而是透過香港逐步對外開放內地資本賬。

而曾被指為共產黨員的前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表示,在目前政治氣氛下,北京暫停啟動滬港通有不同想法,相信佔中是考慮因素之一。而被視為佔中起因之一的特首梁振英早前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前,認為爭取滬港通是需要全社會配合,恢復社會秩序,暗示滬港通推遲與佔中有關。

其實筆者在不同場合早已預期滬港通難免延遲,原因是個別技術細節和監管細則都未出台,特別是涉及稅務諸如滬股通的增值稅的安排。有認識的銀行監管高層在9月底時已向筆者表示,香港方面尚未就滬港通有任何執行和監管細則可循,基本上滬港通有很大機會延遲。結果早前國際基金和券商組成的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ASIFMA)就向當局表示,希望監管方面能於通車前一個月公佈以方便它們做好準備。

而且內地消息早已傳出,由於券商審批工作繁瑣,預計在10月15日券商申請截止前,上交所都未能確定多少家券商會申請開通業務。所以筆者認為,滬港通相關硬件確實如兩地人士所言已大致準備妥當,不過稅收等技術細節——即所謂軟件問題到10月都尚未定案,借口香港佔中問題延遲似乎是順理成章,也是不失體面的處理。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11月初有訪京之行,他表明滬港通與佔中沒有關係,指香港方面已經準備就緒,各方面所有工作都已經協調好,現時只等中央決定就可以推行,其實與筆者的推算不謀而合,實情是內地有部份細節始終未有定案。當然滬港通開通一如港股直通車,必是由中央拍板,港交所無權話事。不過後者在11月的季度業績報告中表示,未取得啟動滬港通的相關批准,故未知道實際開通日期,但一直為滬港通積極籌備,8-9月份的多次系統測試,共有97家經紀行參與,佔市場總交易額的八成。相關的交易規則修訂亦已獲證監會批准。

滬港通沒有像07年的港股直通車一樣夭折,終於開通,這是國家經濟需要,香港將協助內地進一步開放資本賬戶。何況人民銀行方面有傳言指,內地將允許內地居民通過該計劃投資海外股市和房地產,更遠的計劃還包括將允許境內企業到境外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果然,特首梁振英報稱在北京會見主席習近平期間有表達對滬港通的要求及願望,並透露監管部門將正式公布啟動時間。

結果梁振英在時間上達致「成功爭取」之效,11月10日早上證監會、中證監宣布11月17日正式啟動滬港通,發滬港通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並就涉及的跨境監管合作原則和具體安排達成共識。足見之前各方聲稱目前持續的佔中令滬港通延後之說不攻自破,不過客觀上佔中被強制清場或縮小規模的機會已經增加。然而,滬港通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也在此體現,可見解決技術問題後,中央只予匆匆一周時間就馬上啟動。

《亞洲財經月刊》
新聞網:http://www.asft.cc/
Twitter:https://twitter.com/asiafortuneyzcj
微信:http://www.weibo.com/yazhoucaijing


Tags:

About author
《亞洲財經》是一本立足香港,面向全球的經濟貿易、工商、旅遊、政界及各專業人士的權威性財經月刊。 《亞洲財經》將關注全球財經、商業與金融變遷,記錄歷史、解釋當下、預測未來,旨在透過財經新聞的報道與分析,把握經濟脈動。是各跨國公司、大財團、經濟人士了解亞洲各國經濟實況、特別是拓展中國市場的重要管道,亦是幫助各公司企業在世界各地樹立形象、 促銷產品、尋找經貿伙伴的重要媒介。 《亞洲財經》月刊隸屬亞洲財經傳媒集團。該集團由兩岸四地具有傳媒理想的有識之士所創立,秉承獨立、公正的立場,和堅守為國建言、為民代言、為商敢言的原則,旨在利用香港資訊發達、法制健全、新聞自由、融資便利等優勢,打造有品質、有影響,集雜誌、網站、出版、論壇、公關、慈善於一體的新媒體力量。
《亞洲財經》月刊隸屬亞洲財經傳媒集團
View all posts